IPO logo

首頁
  /  
最新消息
2025-07-16
分享到
Facebook分享Line分享
重塑安控思維:2025 整合式門禁與智慧安全新趨勢
產業趨勢AI安控產業門禁控制
閱覽數:366
圖說:使用智慧手機透過應用程式解鎖智慧門鎖,展現現代居家安全科技的便利性。 (圖片來源:Freepik)

撰文者:高凱俐

門禁的角色正在改變

過去門禁系統多被視為獨立模組,重點在阻擋未授權人員。但隨著科技進步與主動防禦需求提升,門禁已轉型為智慧安控體系的核心一環。

根據 HID《2025 安全與身分趨勢報告》,全球 1,800 多位專業人士指出,門禁未來將以「整合性」、「即時性」與「可擴展性」為核心,驅動安控產業從單點防禦走向數據導向與平台化發展。

核心趨勢:門禁技術的三大進化方向

1.行動憑證與數位身分快速普及

HID 調查指出,61% 的安控業者認為行動身分(Mobile Identity)將是未來三大趨勢之一。透過 NFC、藍牙或專屬 App 的行動憑證,不僅取代傳統卡片,更整合了生物辨識、加密傳輸與即時授權功能。

目前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已部署或計劃導入行動憑證。這些技術能與智慧建築平台(smart building platforms)相容,支援遠端管控、即時撤銷憑證權限與使用者活動追蹤,同時降低塑膠卡片的製造與浪費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行動憑證快速成長,但仍有 84% 的組織使用混合模式(行動 + 實體),反映不同部門與人員需求尚存差異。

 

2.生物辨識強化多因子驗證(MFA)

生物辨識技術不僅因為 COVID-19 提高需求,更因其精準度與防偽能力,成為現代門禁設計的重要組件。最常見應用包括指紋與臉部辨識,特別是在醫療、金融、政府等高安全需求產業。

這些技術通常與行動雙因子驗證共同部署,以增加安全層級,例如進入特定樓層需同時通過臉部辨識與手機憑證驗證。

 

3.AI 進駐門禁系統,轉向主動式防禦

AI 的應用已從影像辨識延伸至門禁紀錄分析與異常行為偵測。許多先進安控平台開始部署 AI 模型來分析人員進出時間、頻率與路徑,透過行為模式比對,主動發現潛在風險。例如:

  • 員工在不屬於自己的樓層出現
  • 單一用戶在極短時間內多地點重複刷卡
  • 晚間時段反常進出活動增加

這些異常都可觸發門禁系統自動上報、暫時封鎖或通報管理中心。Campus Safety Magazine 指出,未來 AI 將在實時情境分析中扮演關鍵角色,將安控從「紀錄」提升到「預測與應變」。

門禁 × 影像 × AI 的整合價值

1.深度整合技術,打造主動式智慧安控

門禁系統已不再只是單一出入口的控制點,而是結合視覺辨識、身分驗證與數據分析的智慧安控核心。像 Avigilon 推動的 Unified Security 平台,將 IP Cam 與門禁、入侵偵測、影像分析整合於單一介面,讓安控人員能透過平台即時辨識異常並快速反應。

例如,若陌生人尾隨進入限制區,影像系統可即時偵測並聯動門禁觸發鎖門與警報,減少人為延誤風險。

 

2.雲端與邊緣運算提升效能與彈性

傳統門禁多仰賴本地伺服器,維護成本高。新一代系統則採用雲端與邊緣運算架構,實現即時運算與彈性擴充。SIA指出北美地區連網雲端攝像機預計到 2026 年將以 80% 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,而目前僅約 10% 的監控系統已上雲,顯示未來採用雲端的潛力巨大。

多產業應用:安控走入垂直場景

整合式門禁已廣泛應用於各產業中,以下為幾項關鍵場景應用:

  • 辦公空間

企業推行彈性工時與異地辦公,使得門禁需支援行動授權、遠端身分驗證與多樓層控管。門禁紀錄亦可與出勤系統串接,協助人資與風險管理。

  • 醫療機構

面對藥品儲藏、高階手術室等高度機密區域,醫療院所需強化出入權限。透過生物辨識與角色驗證,可清楚記錄每位人員進出紀錄並保障醫療流程合規。

  • 教育單位

學生與教職員可使用智慧手機或臉部辨識通行校園,並配合影像系統辨識陌生人入侵,建立更安心的學習空間。

  • 智慧住宅/社區

智慧門鈴與門禁設備整合,讓住戶可遠端識別訪客,或設定一次性通行碼供親友與外送員使用,提升居家安全與便利性。

展望:從防禦到治理,安控進入策略決策階段

2025 年的門禁與安控發展,不僅是技術進化,更是安全治理的轉型。以下為幾項未來關鍵趨勢:

  • 跨平台整合成主流:單一平台串接門禁、影像、資安與IoT 設備,簡化維運流程並提升可視性。
  • AI 將驅動風險預測與回應優化:藉由行為模式學習,實現從「被動反應」到「主動預測」的轉變。
  • 資安與個資成為關鍵治理項目:門禁資料納入資安範疇,企業須導入端對端加密、零信任驗證與 GDPR等隱私標準。
  • 行動與無接觸技術全面普及:未來五年內,多數企業預計淘汰實體卡片,全面改用手機與生物辨識作為通行憑證

免責聲明

本文內容僅供參考與資訊分享之用,旨在說明門禁系統技術演進、應用場景、市場趨勢及安控平台整合發展。相關資訊係依據已公開資料與產業通用理解彙整撰寫,本文所述分析與推論,亦基於目前可得之資料與作者理解,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、技術承諾或產品背書。

Reference

2025 Access Control Solutions: Key trends & Innovations

HID Global — 2025 State of Security and Identity Industry Report

Access control trends 2025: Matrix Technologies insights

2025 Access Control Predictions: AI, the Cloud and Mobile

Credential Applications to Expand

Future of access control: Top 8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y trends of 2025

Security Megatrends: The 2025 Vision for the Security Industry

Office Access Control

From Securing Substances to Patient Records: How Biometrics Protect Healthcare Access

9 Ways Universities Are Using Facial Authentication to Create Safer, Smarter Campuses

Smart Access Control for Every Entry Point